7月16日,由学校作物学科唐湘如教授团队首次引进深圳种植的丝苗香稻,经测算每亩产量为600.81公斤,创下深圳水稻高产纪录。《南方日报》7月17日头版、“南方+”客户端报道了这一喜讯。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早稻单产量为407.8公斤/亩,此次深圳香稻单产量600.81公斤/亩,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更令人惊喜的是,作为香米“灵魂”和“卖点”的香气物质,在深圳引种的香米中比泰国香米高了50%。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每年要从泰国等地进口香米约1000亿元,其中深圳就占了60%;香稻在深圳试种成功,意味着深圳有望实现进口香米的国产替代。
“寸土寸金”的深圳,为何要引种香稻?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首席研究员马海峰介绍,深圳农业用地少,但企业多、市场旺,能够实现高端香米的产业化发展,提升香米种植效益,并形成示范模式。去年2月,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登门拜访,邀请唐湘如团队在深圳试验引种香稻;今年3月,第一批秧苗在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试验示范场种下。
唐湘如表示:“我们是全程机械化,良种、良法加良机,创造了新质生产力。”此前,唐湘如领衔研发的“香稻增香增产关键技术”,已在广西、重庆、江西等多个省份,及广东省内梅州、韶关、清远等多地成功应用,并曾创下650公斤/亩的香稻产量最高纪录。在深圳,唐湘如团队进一步改良了香稻增香增产技术——筛选了适宜深圳土壤气候的两个香稻品种,减少施肥10%-15%,节约了成本;应用免耕机插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降低田间甲烷排放量25%以上,并提升了香稻产量和香气物质含量;首次在香稻种植中,使用深圳企业研发的生物纳米硒植物营养素,促使每公斤香米中的硒元素含量达0.15-0.23毫克,达到“富硒稻谷”国家标准,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进一步提升。唐湘如估算,采用深圳“香稻模式”,每亩稻谷加工成稻米的产值可超一万元,农民能增收约30%。
“我们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农民增收,企业盈利国家粮食才能增产。”唐湘如表示,团队将推动深圳的香稻生产模式形成示范,未来推广到全国。
文/宣讯 图/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