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食品学院岭南特色果蔬加工与营养团队在Proanthocyanidin的来源、加工特性、生物活性及未来食品应用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并在国际食品领域权威期刊发表两篇一区学术论文。
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影响因子17.1)上发表题为A-type proanthocyanidins: Sources, structure, bioactivity, processing, nutri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的重要综述论文。
Proanthocyanidins(PAs)在食品加工和膳食补充剂开发中具有潜在的低毒性和多重营养作用。该文章系统综述了原花青素在提取、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理化性质及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PAs的天然来源、加工特性、生物活性、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PAs有着极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具有显著的健康促进作用,作为天然低毒性的食源性化合物在食品行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该文章为将来PAs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影响因子11.8)上发表题为“Plant leaf proanthocyanidins: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y-products to potential bioactive molecules”的论文。
PAs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为了降低提取成本并增加具有商业价值的PAs来源,可以利用植物的副产品。植物的叶片可能是一种有趣的资源。各种植物叶片中特定结构的PAs很容易被忽视,其显著特点是含量稳定、聚合度高。本研究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如加工条件、环境、气候、物种和成熟度)对叶片PAs含量和结构影响的现有数据,并重点介绍了它们的生物活性,以及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群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如多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As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膳食补充物,用于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此研究为PAs在食品和制药行业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食品学院胡卓炎教授和刘旭炜副教授为两篇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其中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1级硕士研究生曾雨,第二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2级硕士研究生周文艺。该系列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江学者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13352
https://doi.org/10.1080/10408398.2023.2244079
文图/食品学院